從海水中提煉出氘后,如能利用其核聚變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則能源問題可望徹底解決。但核聚變過程必須可控,在川科學家魏曉峰正在利用激光技術突破這一世界性難題。15號是中國科協(xié)會員日,四川省科協(xié)在天府廣場和四川科技館舉行了人才表彰和科技論壇等活動,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激光技術工程部總工程師魏曉峰成為四川唯一獲得“十佳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的科學家。
利用激光驅動可控核聚變
魏曉峰在接受表彰后介紹,他正和同事研究用激光驅動的可控核聚變研究。
氘和氚都是核聚變的材料,都可以從海水中提取,如果能夠把這兩種元素的核聚變能量利用起來,就有望解決能源危機問題?,F(xiàn)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觸發(fā)核聚變,并且把核聚變產(chǎn)生的能量利用起來。我們在研究用激光來觸發(fā)氘氚核聚變。魏曉峰說。
在川造出國際領先的激光裝置
魏曉峰介紹,要用激光觸發(fā)核聚變,對激光裝置的要求極為苛刻。2000年,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成立,作為該中心激光技術工程部主任的魏曉峰,隨后組織研制了百鈦瓦級超短超強脈沖激光系統(tǒng)”,2005年通過驗收投入運行,該系統(tǒng)成為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超短超強脈沖激光系統(tǒng),我國由此在該領域一躍成為世界先進水平的國家。兩年后,他又完成了性能更高的神光-Ⅲ原型裝置研制。
據(jù)魏曉峰介紹,目前美國、法國、中國各有一臺用來觸發(fā)氘氚核聚變的激光裝置,日本也有一臺較小的類似裝置。
觸發(fā)氘氚發(fā)生核聚變只是第一步,關鍵是使其聚變中釋放能量的過程可控,以順利將釋放的能量轉換成電能等供人們使用。魏曉峰介紹,美國計劃2035年在實驗室達到這一目的,我們何時能實現(xiàn),目前還難以預計。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